日前,在2020年中国铝加工产业年度大会上,分析了当前我国铝加工行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对加快推进铝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四点意见。
铝加工产业是仅次于钢铁加工产业的第二大金属产业,是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我国铝加工行业产能产量占全球过半,装备技术水平世界,在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建设需求基础上,产品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的铝材生产消费国和出口国。特别是今年以来,国内铝加工行业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
当前,铝加工行业利润逐步由负转正,成为有色金属行业平稳运行的关键因素。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铝加工行业持续向好的基础尚不稳固,转型升级的任务依然艰巨。
从国内看,建筑结构、交通运输等传统消费领域增速放缓。2019年,原铝消费首次呈现负增长,铝消费即将进入平台区。铝加工产能规模偏大,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从国际看,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铝材反倾销调查频发,叠加疫情下国外的需求下降,1~7月份,我国铝材出口量仅为262万吨,同比下降了15.6%,未来铝材出口的压力还会持续增加。
与此同时,航空铝材、汽车铝材、动力电池用铝箔等高端材料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步伐有待加快,质量的稳定性、一致性有待进一步提高,满足和引领下游需求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下一步,在双循环的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结合铝加工行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务实有效的举措,加快推进铝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
1
要积极扩大内需
充分发挥铝产品性能优良、环境友好等综合优势,在适应、引领消费升级中寻找机遇,不断开拓应用领域,扩大市场规模,推进铝合金节能隔热门窗等绿色建材产品应用,在市政建设、家具、农用、卫生防疫等领域挖掘铝消费的新亮点,形成消费示范作用。
2
强化创新驱动
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作用。通过民机材料的上下游合作机制,航空材料、新能源汽车材料、先进海洋工程及高技术船舶材料、高铁材料等国家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持续促进上下游联合攻关,引导企业突破质量稳定性、一致性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促进我国铝加工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
3
提升智能化水平
落实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的有色金属行业智能加工工厂建设指南,推进建设响应快捷、协同高效的有色智能加工厂,组建有色行业智能制造联盟,抓实抓细成果推广应用、行业标准制定、试点示范等工作,打造一批标杆企业和专业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4
加快协同发展
充分发挥现有铝加工集聚区产业配套成熟、人才集聚、市场营销网络成熟等优势,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和创新资源汇聚,加强技术合作和人才交流,积极做大拉长产业链,强化集群效应,实现互利共赢。
希望铝行业人士广泛交流,积极建言献策,尤其是要加强在扩大铝材消费,促进行业有序发展等方面的经验交流,为推动我国铝加工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平稳健康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山东是铝工业大省,拥有丰厚的铝工业基础,形成了“能源—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铝材精深加工”完整的产业链。立足于山东强大的铝工业基础,中国(青岛)国际铝工业展览会即将于2021年3月5-8日在青岛.红岛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办。
本次展会设4万平方米展示面积,拟邀请400余家展商与会,通过铝加工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装备制造和辅材生产等关联企业的广泛参与,为铝行业提供一个展示、交流、合作、提升的平台,共同推动中国铝加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会期间同期举行10+场同期活动,1场高峰会议、2场产品对接交流会、5+现场论坛、2场高端商务红酒品鉴会、10+场CEO访谈......更多精彩细节,期待您来到现场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