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贵州苟江(和平)经济开发区的遵义恒佳铝业有限公司铸轧车间,100多名工人正在进行铸造、加工铝卷、切割等工序。
据遵义恒佳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艳青介绍,为赶制春节前接到的订单,公司部分车间从大年初二就开始复工,一天能生产60吨铝卷,一个月下来差不多1600吨左右。
“全面复工后,我们每月的产能在1.5万吨左右,主要销往湖南,重庆,广东等地,目前市场行情比较好,生产订单比较饱和。”蒋艳青说。
在位于遵义市播州区影山湖街道的中铝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整齐排列的电解槽不停运转,火红的铝液被装进抬包,输送到下游企业。
据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电解三车间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个电解槽每天可生产2.86吨铝液,一个月可生产3.3万吨铝液,这成为下游铝产业稳步生产的重要保证。
播州区探明可供利用铝土矿储量5724万吨,多数可露天开采,且品位较高。
作为中铝集团在遵义布局的铝产业上下游企业,遵义铝业依托播州区铝土矿资源优势,以产能攻关为抓手,以技术升级为手段,推动企业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已形成拥有“矿山——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为一体的全产业链企业。
在此基础上,播州区加快推进铝产业园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废旧铝镁材料交易集散中心,不断增大铝材的基础产能,强化配套产业的投资与建设。
同时,做好“筑巢引凤”文章,引进正合、恒佳等下游企业,提高电解铝铝锭铝棒就地转化率。
在位于铝产业工业园区的贵州正合铝业集团熔铸车间,刚从遵义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炉的铝液被运送到车间,犹如茶壶的抬包在台车的辅助下,火红的铝液从抬包口流入滚烫的熔铸炉。
在熔铸炉的另一边,一根根银色的铝棒从挤压车间产出。
在加工车间,铝棒被切割、分解,生产成各类型材。
依托遵义铝业的电解铝优势,正合铝业不断扩大规模,提升产量,去年,正合铝业共消耗铝液10多吨,今年预计消耗铝液20余吨。由于产品质量好、品种全,很受市场认可。客户遍布广州、重庆、湖南等地。
从矿山开采到铝粉,从铝粉到铝液,从铝液到各类工业、建筑型材,在遵义市播州区铝加工产业园,产业链条环环相扣,资源实现就地转化。
从零散发展到产业集群,从大中小企合作到上下游融通发展,如今,一个更紧密、更先进、更开放的铝产业链条正在夯实。
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主轴,播州区全力推动以铝及铝加工为引领的基础材料产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和产业布局,实体经济不断“强筋骨”“长肌肉”,奋力打造遵义南部现代产城融合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