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日,谈到为什么央企要在上海设立总部,中铝国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赵晋华这样解释背后的原因:中铝转型发展战略与浦东开发开放战略的高度锲合,浦东开发开放也为中铝国贸集团的改革发展带来机遇。
30年前的4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30年间,上海浦东地区生产总值从60亿元增长到1.27万亿元,增长了210倍。
2001年4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铝业公司在北京成立。
为了以全新的姿态参与全球化进程,拓展全球性大宗商品贸易,中国铝业发起设立了国际化专业贸易平台——中铝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这也是中铝国贸集团的前身。
2010年上海世博会后,应上海市政府之邀,中铝集团指派中铝国贸来到上海,参与后世博时代的发展和央企总部商务区的建设。
2011年,中铝集团与上海世博发展集团签署《上海世博会地区地块开发合作备忘录》,并选定在浦东新区世博园B片区建设上海中铝大厦。
2016年3月,上海中铝大厦建成投入运营。
2017年,随着中铝上海贸易总部建设改革方案的正式出台,中铝国贸的电解铝业务、铜铅锌及稀贵金属业务率先从北京转移至上海。
2018年9月,中铝国贸总部正式从北京转移至上海,实现了公司“成年”之际的华丽转身。
19年来,中铝国贸集团的营业收入从成立之初的2.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400亿元,增长了580倍,成为国内外有色金属行业知名的大宗商品贸易集团,业务范围遍及全球,涵盖了氧化铝、精细氧化铝、电解铝、铝合金、焦煤、矿产品、铜铅锌、稀贵金属等工业品的国内外贸易。
赵晋华透露,以搬迁上海、入驻世博为起点,中铝国贸集团连创佳绩,2018年主营产品氧化铝和电解铝业务规模比上年增长11 %。2019年氧化铝和电解铝业务规模比2018年增长30%,并获得了“中国铝行业杰出贡献奖”、“中国铝行业最具竞争力贸易企业”、“上海期货交易所年度平台优秀交易商”等一系列荣誉。
今年前三季度,中铝国贸集团在疫情影响下仍然实现氧化铝和电解铝业务规模比去年同期增长5%,公司经营继续呈现稳定向好发展的态势。
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东风,中铝国贸集团还发起主办了“中蒙矿业论坛”,与上海期货交易所合作举办了国内第一个“全球铝产业与金融发展论坛”,与来自澳大利亚、俄罗斯、智利等10余个国家的供应商开展合作洽谈,签署合作协议;利用上海大宗商品贸易商云集、银行及金融机构众多的优势,与上海地区40多家银行及金融机构、300 多家贸易单位开展业务合作。
当前,在全球疫情蔓延的冲击下,国内外大宗商品贸易环境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既带来新挑战,也孕育新机遇。
如何把央企的责任担当与浦东的开发开放优势相结合,在更高层次上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是新形势下,中铝国贸集团的一份新的考卷。
赵晋华表示,到2021年,把中铝国贸集团发展成为国际知名、国内具有引领力的有色金属贸易领军企业;到2035年,把中铝国贸集团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宗商品贸易集团。
他说:“这是中铝国贸集团站在黄浦江畔,作出的重大抉择,也是我们主动融入浦东,迎接新时代大考的历史性任务。”